重庆富捷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欢迎您!

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
作者:zrg    来源:dvtmr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10 19:47:22    浏览量:36767

  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
  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
  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
  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
  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
  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
  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
  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
  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
  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
  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
  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
  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
  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
  文并供图/任淡如


 

相关新闻推荐

扫描微信,添加好友

Copyright © 重庆富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友情链接: “中国联通用户凌晨被异常扣费”报道追踪:扣费已原路退回  青铜器“生病了”怎么办?来看“文物医生”如何“治疗”  梁保华:30年不忘初心的基层消费维权“活雷锋”  号称“预防近视”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  青铜器“生病了”怎么办?来看“文物医生”如何“治疗”  “大托管”绘出农业丰收景 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  老外不远万里来“取经” 《黑神话:悟空》制作人谈出圈密码  安徽有23地上榜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、超亿元村  吴霜绘画作品展亮相关山月美术馆  新春走基层|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 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  “南三集粹”未退费就关店  四川省消委会为充值会员讨说法  消费者酒后沐浴摔伤 洗浴中心被判承担10%赔偿责任  打传警示录  “大托管”绘出农业丰收景 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  浙江建德新叶“三月三”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 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 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  《苏堤春晓》演至成都,看完话剧跟着苏轼游四川  青铜器“生病了”怎么办?来看“文物医生”如何“治疗”  新增设家装版块 中国消费者协会“查验宝”升级改名  福建厦门给16家“党员诚信示范(店)企业”授牌  打传警示录 | 谨防传销披上环保外衣骗人  辽宁举办首期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班 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:“历史奔现”背后的“精神寻根”  90后村支书为何频频“拿学历”  制造虚假访问量  深圳智硕云科技公司被罚300万  到这座博物馆,赏“千峰翠色”  “1000万消费保障”无从查证 微拍堂涉嫌虚假承诺  两幅《清明上河图》有何不同  制造虚假访问量  深圳智硕云科技公司被罚300万  舞剧《大足石刻》亮相: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  微视频《植树时节》主题歌 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?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?一文Get  抵制传销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公益宣传活动  海棠花开,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 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、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  舞剧《大足石刻》亮相: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  乌镇“戏剧时间轴”:进入下一个十年  价格虚高 免费变收费 清单明示不全 阿芙精油盲盒套路深  舞剧《大足石刻》亮相: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  福彩自助机闹市区随意放“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兑”形同虚设  【我们这些年俗】撰“联”  “共促消费公平”——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  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8月29日启动  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  720余件精品汇聚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 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“文化DNA”